OBD是英文On-Board Diagnostics的縮寫,中文翻譯為“車載自動診斷系統”。這個系統將從發動機的運行狀況隨時監控汽車是否尾氣超標,一旦超標,會馬上發出警示。
當系統出現故障時,故障(MIL)燈或檢查發動機(Check Engine)警告燈亮,同時動力總成控制模塊(PCM)將故障信息存入存儲器,通過一定的程序可以將故障碼從PCM中讀出。根據故障碼的提示,維修人員能迅速準確地確定故障的性質和部位。

“OBD Ⅱ”是“on Board Diagnositics Ⅱ”,即Ⅱ型車載診斷系統的縮寫。為使汽車排放和驅動性相關故障的診斷標準化,從1996年開始,凡在美國銷售的全部新車,其診斷儀器、故障編碼和檢修步驟必須相似,即符合OBD Ⅱ程序規定。
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汽車國際化的程度越來越高,作為驅動性和排放診斷基礎,OBD Ⅱ系統將得到越來越廣泛的實施和應用。OBD Ⅱ程序使得汽車故障診斷簡單而統一,維修人員不需專門學習每一個廠家的新系統。
原理:OBD實時監測發動機、催化轉化器、顆粒捕集器、氧傳感器、排放控制系統、燃油系統、EGR等系統和部件。
然后通過不同與排放有關的部件信息,聯接到ECU(電控單元,它能檢測、分析與排放相關故障的功能),當出現排放故障時,ECU記錄故障信息和相關代碼,并通過故障燈發出警告,告知駕駛員。ECU通過標準數據接口,保證對故障信息的訪問和處理。
作用:安裝OBD Ⅱ后,任一技師可以使用同一個診斷儀器診斷任何根據標準生產的汽車。OBD Ⅱ成熟的功能之一是當系統點亮故障燈時,記錄下全部傳感器和驅動器的數據,可以最大程度地滿足診斷維修的需要。
面對各國日益嚴格的汽車排放法規,OBD Ⅱ監視排放控制系統效率的目標是:隨著汽車運行中效率的降低,根據聯邦測試步驟,當汽車排放水平已達到新車排放標準的1.5倍時,點亮故障燈并存貯故障碼。
此外,OBDⅡ還要求配置某些附加的傳感器硬件,例如附加的加熱氧傳感器,裝在催化轉換器排氣的下游。采用更精密曲軸或凸輪軸位置傳感器,以便更精確地檢測是否缺火,全部車型配置一個新的16針診斷接口。這樣一來,計算機的能力大大提高,不僅能夠跟蹤部件的損壞,而且滿足了汽車排放的嚴格限制。